2025年7月11至16日,旺财28(中国)官方网站 “鸢都非遗 薪火相传”实践团深入潍坊,开展一场以“保护、传承、创新”为主题的非遗文化实践之旅。团队通过沉浸式体验、创新性转化和多元化传播,为传统非遗技艺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。
匠心传承——在指尖感悟非遗之美
实践团首站来到潍坊风筝博物馆。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,队员们系统学习风筝从古代木鸢到现代创新风筝的演变历程,深入了解了传统扎制技法和现代材料的应用。随后,团队前往杨家埠艺术大观园,亲身体验了国家级非遗项目——风筝扎制和木版年画的制作全过程。从竹条烤制到棉线绑扎,从刻版雕刻到上墨印刷,每一个环节都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“匠人精神”的真谛。“顺应材料特性创作”的木雕理念、“三分雕工七分磨”的蛋雕技艺,这些传承数百年的智慧,在青年学子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。
创新赋能——让非遗技艺走进现代生活
在调研中,实践团发现非遗传承面临“年轻人认知不足”“产品缺乏创新”等问题。为此,团队积极探索非遗的现代化表达方式。蛋雕传承人李芳芳紧跟时代潮流,雕刻热门IP形象,让蛋雕技艺以更年轻、更时尚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。青年传承人于楷文通过短视频吸引百万粉丝的成功经验,也为队员们提供了新思路。实践团通过制作短视频、设计文创产品等方式,记录下探寻潍坊木雕非遗的历程,推动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。
薪火相传——构建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新格局
实践团特别注重非遗传承的“代际对话”。在祥和苑社区和潍州外国语幼儿园宣讲活动中,老人们深情讲述记忆中的非遗故事,孩子们则通过趣味互动了解传统技艺的魅力。这种“老带新”的模式,让非遗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全民参与。
此次实践活动,队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认识到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与责任。大家表示,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,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,让非遗文化真正“活”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。